东西的来来去去

年关重新开始在百姓网卖东西,回家翻箱倒柜的找不用的破烂儿,拍照片,定价钱,写描述,发布。接电话,回邮件,一件一件的卖出,准备过简单的生活。

随手一翻,“破烂”就很多,堆满了书橱,塞得抽屉都打不开。比方说,那个最终有5个人抢着要的Google谷歌万年历,就是在2007年底出现在我的桌面上的。放在那里,一年没有动过,也从来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于是想都没有想,挂在了网上。

说好了成交以后,自己却很是舍不得:毕竟他是可以每个月可以自己排出来日历的,一百年也不过期的;毕竟上面还可以记录旅行,休假等日期的;毕竟它还有Google的标志,挺酷的;毕竟。。或者给小宝玩,他一定狠喜欢;或者就算现在不喜欢,明年长大点也会喜欢。。。越想越发舍不得了。

刚刚以40块钱成交,它到了真正喜欢的人的手里,自己的不舍的也就变成了空落落的感觉。于此相同,我的辛辛苦苦换来的东航15000公里里程,还没有看的杂志,多普达充电器,也陆陆续续的踏上了离开我的道路。

这让我响起了心理学上的一个实验,就是说人在处于得的状态和失的状态,对于同一件事物的估值是完全不一样的。

实验是说在讲台上放着几个普通的马克杯,问大家多少钱愿意买,大家给的价格都不高,10块钱;然后告诉每个人,这个是免费发的,人手一个。等发好了以后,过了一个小时,再来问大家愿意多少钱卖,大多给的价钱都很离谱,远远高于10块钱。另外一个类似的实验室是,如果吃了一片药丸,可以让你突然死亡的几率减少万分之一,你愿意出多少钱?如果是一个医疗实验,让你吃了一片药丸,唯一副作用是你突然死亡的几率仅仅会增加万分之一,你会向医院要多少钱做为回报?这两个事情其实说的是同样的东西(突然死亡的万分之一的几率),但大家看重的程度完全不同。

东西只有在将要失去的时候,才觉得它的珍贵。让我们对一件东西失去兴趣,或者失去注意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获得它。一旦拥有,就立刻淹没在众多的杂物之中。如果通过不断的和自己熟悉的东西说再见,不断的体会失去些东西感觉,不妨是一种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我们毕竟要接受,总有一天我们会和自己占有的所有的东西说再见,并且最终归于尘土这一悲哀却不可避免的事实。越早的面对一点一点的失去的感觉,越早的可以理解拥有的意义。

后注:最近让我高兴的事情是,老婆又开始写blog了。

《东西的来来去去》上的9个想法

  1. 那个“最终有5个人抢着要的Google谷歌万年历”有幸被我买到^_^
    不过还没拿到手,期待~~~
    挺庆幸早上在google reader里看到建硕的文章第一时间进行了短信联系,要不可能就不是偶的了。
    呵呵。。。

  2. Channel Yong 上了解到您,今天一直在你的中,英文blog中 游走着
    你的Blog很有特点 我很喜欢
    我会常来拜访的.

  3. 我和楼上的一样,今天忙里偷闲特地search了一下你的blog
    果然很丰富多彩,我会经常来踩踩地,呵呵

  4. 关于后注: 嫂夫人真的好久没有再更新博客了。JS AND FANFAN,一个重点倾向于英文Blog,一个倾向于中文,这样你们一家基本就把中西文字囊扩了哈哈,期待精彩继续呈现。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