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blog的三条原则

  1. 关于隐私。隐私是不被别人知晓的权利。我可以决定选择写或不写任何关于我自己的信息(我的电话号码,我的邮件,我的行踪,我的想法),只要我愿意;但是我没有有权利在未经别人允许的情况下把别人的信息发布出来。
  2. 关于频度。一天一篇是结果,不是目标。写得有规律,看的人就多些,写得少没问题,但是不要奇怪为什么没有人看了。短但经常更新的blog远好过有时一些几篇,有时一断几个礼拜的。非得停顿,先贴个OOB(Out of Blogging)出来。
  3. 关于内容。只写真正关心的东西,写细节,多链接,不转载。

我很喜欢2002年2月发表在A List Apart的一篇文章:10 Tips on Writing the Living Web,非常受用,我常重温这篇文章。不时会陷入一种状态而使写blog变得对自己不那么有趣,对读者更加无趣。文章中很多点,很能帮助自己校正方向。

注一:今日会见余波,王翌,鸣谢两位慷慨招待,并陪我深巷夜访高人,拜谢了!

需要每天都写blog吗?

最近关于blog是不是任务blog该不该放假等等的高见很多,我在这里也凑个热闹,分享一下我个人的经历。

先入为主的印象

俗话说先入为主。当我接触blog(大约是2002年七月初的时候),我看到的对blog的定义就是“按时间顺序排序的每天更新的个人记录”。对于我来说,先入为主的印象就是,写blog,天经地义就是应该天天写的,不天天写,还叫blog吗?现在反过来想想,谁规定了一定要这样了?一个月写一篇,算不算blogger?看来是我的老思想旧观念在作祟。现在我开放多了。凡是使用blogger工具的,或者凡是上网写东西的,或者提供了RSS的,哪怕自始至终只写过一篇的,只要他说自己是blogger,我也就承认他是blogger了。倒也没有必要因为自己先入为主的想法来要求别人,不过对于我,还是挺坚持原来的想法。

顺便说一句,我当时听到blog的起源的故事是这个版本

blog工具和概念早已有之。只是在911事件以后,美国社会更多的人开始反思生命的意义,开始更倾向于关注内心的世界,而不是物质的世界。从2001年的911以后,非常多的人开始写blog记述刻骨铭心的对亲人的思念,对生命的感慨和对时事/政治的关心。于是在2001到2002年间,blogger群体在美国迅速壮大并席卷全球

无从考证此观点是否站的住脚,现在也没有人提这个故事了,至少听起来有些道理,于是,我就信了。

每天最多写一篇

我在开始写blog的时候,我给自己订了一条准则:一天最多只能写一篇blog。这听起来很有趣,因为更多人对自己的要求是,每天至少写一篇。我这样定的原因是,希望不要过早把自己对于思考和分享的激情燃烧完。有时候如果有太多的话题,我会写其中一个,把另外的记在列表里,在没有什么好写的时候拿出来作为素材,我的列表总有几个话题候备选,才有了接近三年的细水长流。直到我写了519天以后,我才决定,放弃一年半前的那个死规矩。因为我知道,每天写东西已经成为一个习惯,我不会轻易停下来了。结果是,截至今天,在过去的972天中,我写了982篇英文的blog。

对于blog的频度,每人的想法不一样,态度不一样,像我这样的,行为艺术的成分大过blog的成分了,不足取。

最痛苦的时候莫过于怀疑

其实,写blog坚持一周很容易,坚持一年就难了。难倒不是难在坚持。最难的时候是在问自己:我这样做有意义吗?我记得开始的时候,我的blog是放在自家的书房里的,子域名http://home.wangjianshuo.com中的home,其实就是为了区分里的这台,和在机房里托管的那台http://www.wangjianshuo.com。刚开始很开心,但是当两个月以后,自己也开始郁闷起来:每天24小时的开机,付着电费,忍受着热量和噪音,难道就为了100不到的访问量?一关机就有人告诉你说不能访问,开着又实在没有太多的人访问,最终结果,还是托管了了事。写blog有何尝不是这样呢?写给谁看呢?

现在,我知道写给谁看了。wangjianshuo.com下面几个服务器加起来一个月一百万的页面访问,每天都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IP访问(多谢Google),我估计坚持下去还容易些,但是,最艰苦的时候,就是那漫长的丑小鸭还没有变成天鹅的时候。

两个字:积累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我是非常建议大家不要把blog看得太严肃的,有个地方可以写些东西,而不用考虑什么HTML, FTP的,是blog带给大众的最大裨益。而我自己,对待blog过于严肃的。我的一个基本的生活态度就是坚持和积累。我表达这种生活观念的一次尝试是:气球碰屋顶

长话短说,故事就是,有天晚上在上海科技馆开会,我用一段一段的塑料绳,不停的分拆,不停的接,低着头不问结果的干了四个多小时,最终,气球可以到达上海科技馆的屋顶 – 估计有八层楼高吧。说明的道理就是,只要我知道做一件事,是帮助自己在往我要的方向前进一步,无论这一步多小,都应该去做,坚持做。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更相信,只要不断地积跬步,至千里只是时间问题(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对于项目有时间的要求,对于自己个人的积累,我至少还有几十年的时间吧。唯一的问题是,现实的事情,因果关系不像在气球下面只要接绳子气球就一样升高这样容易看得清楚罢了。

我半开玩笑的说:我写blog的初衷,就是某天,如果我需要发简历的时候,我有一个地方可以发而已。Blog不就是个人的简历吗?最强大的简历。当一个人在著名的公司的时候,大家看到的是公司为他戴上的那一顶光环,千万不要这时候,以为那光环就是自己的。而只有自己的积累,这光环才是别人拿不走的。

天哪,啰里啰唆都说了写些什么呀。跑题得一塌糊涂。见谅。

还有些观点,有些文章可作参考(英文):

注一:我可爱的太太终于又开始写blog了,大家来捧场。我最喜欢的文章有这么几篇:《后成长时代》《生命中哪些是质地、哪些是图案》《blog的荒芜》
注二:明天去北京,拜会北京IT全各位大牛。
注三:我最敬佩的刘老师的”捐献时间,分享幸运“活动明天在上海美罗城星巴克举行,我是非常赞赏他做的这个公益事业的。

和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

四月二十二日下午,几乎永远阳光灿烂的旧金山天空有些乌云,我在旧金山最高的标志性建筑Transamerica Pyramid大楼的43楼,可以看到湾区360度的景致:金门大桥,海湾大桥,海湾,远处的山,近一点的老式的低矮的小楼,以及刀切出来似的整齐的街道。。。

BV Capital

这里是BV Capital的所在地,6间办公室用通透的玻璃隔开,让人觉得任何时候都可以透过另外的两间,看到海湾的全景。这家公司很小,只有四个合伙人,几个助理,一个前台和一位科学家。中午我们一起吃的那顿饭几乎是公司所有的人员,也只用了一张小餐桌。

别小看它,除了拥有湾区最好景致的办公室以外,它还拥有N亿美金的资本,以及让人羡慕的投资纪录。BV刚刚投资了一个比较著名的网站,名曰del.icio.us。我告诉Thomas说,我的朋友知道BV的不多,但是提到del.icio.us的投资商,知道的就多多了。

刚刚吃过午饭,已经两点多,Thomas问我,还记得RojoChris吗?我说“当然。不过还没有约时间。。。”。“我帮你约好了”Thomas的得意的变戏法一样的递过来一张写着地址的纸片。“他在等你”。

Rojo

5分钟以后,我出现在一个空旷的厂房里面。那里实际是AT&T的某个中心,一楼没有装修,抬头看到错综复杂的不加掩饰的空调管道,回过神,Rojo的创始人Chris已经出现了。

Rojo的办公司就在这仓库里。层高出奇的高,面积出奇的大,全部的员工(约么七八个人吧)把自己的办公桌零散的放在仓库里,中间没有隔断。让人感觉好像是一家建筑师事务所一样,旁边还有很空的地方,我是花了些时间才从门口走到他们放满电脑的桌子前的。BV Capital刚刚宣布了对Rojo的投资,除此以外,Rojo的投资人还有一个我听说过,他就是著名的Marc Andreesen,Mosaic,也就是后来的Netscape的作者。当年的Netscape对IE一战,领军的人物就是Marc。估计Netscape的上市,不但使全世界IT圈子的人跌破了眼镜,也让Marc有了更多的资金,可以在十年后来关怀一下Rojo这样的小公司。

坐在Chris的狂大的显示屏前面,Chris介绍Rojo的想法的时候,顺便提起了Six Apart。我很感兴趣,说我三年里面每天都在用MovableType,几乎是除了Windows之外用得最多的软件。Chris大为惊奇,指着进门的方向,说Six Apart就是这个方向,大约2个街区。他非常得意地说,我的朋友都在这个区。“Feedster在这个方向,大约4个街区Six Apart那边,我们对面就是Flickr。有兴趣参观一下吗?”Chris一脸兴奋的说着,随即开始拨电话。

Six Apart

有一点点下雨,旧金山的风大起来还真不好受。不过真的是两个街区。没几步路,我和Chris就来到了另外一个仓库门口:一个两层的美国标准大卖场的样子,在有坡度的街上开了个单扇的小玻璃门。Chris说到了,我才注意到门上用纸贴着个熟悉的暗绿色的牌子:Six Apart

顺着狭长的走道到了二楼,豁然开朗。我的感觉是:又是一家装潢公司。这个仓库的层高不高,但用精致的木条,裸露的红砖和玻璃隔成几个区域。Chris作了介绍后就消失了。而我,见到了传说中的MenaBen ==- MovableType的作者。

让我挺难相信的是,他们两个那么年轻,比我的年纪稍小一些,Mena像是非常普通的美国女孩,而Ben比Mena更加害羞,这倒是让我觉得有些局促。还好,等健谈的Six Apart CEO Barak加入的时候,聊的内容立刻开阔起来。我是非常佩服Mena的,在MovableType 3.0推出的时候(也就是开始收费的时候),整个用户社区几乎被反对声,质疑声,甚至是谩骂声淹没。我记得当时Mena的几篇blog,和所有的人沟通MT的转型,MT的未来,以及社区的未来。这些坦诚的blog文章很奏效,不久,Six Apart就有被狂热的拥护者(其中还有一个叫王建硕的)捧到天上了。关于Mena对于危机处理,我一定要专门做一个案例研究。他们带领MovableType一路走过来,推出了TypePad.com,完成了从免费软件到付费服务的转变,还一口气收购了Liver Journal,设立了日本和欧洲的分公司,融资一轮又一轮,让人刮目相看。现在,正是Six Apart如日中天的时候。之后我参观了他们的小团队 – 做MovableType的,做TypePad的,LiverJournal的,还有小小的Market和销售团队。

更多的神话中的人物

从Six Apart出来,天色已晚,而且下起了雨。我和另外一个来自本地大学的朋友在Six Apart附近的星巴克开始聊天。回想这短短两天的工夫,在一个小小的湾区,已经还见到了数不过来的神话中的人物:在eBay的总部客齐集的办公室里,我见到了evite.com的创始人Josh,他现在在负责客齐集欧洲;在Campbell的星巴克,荣幸的和易趣神话的缔造者邵亦波聊了聊客齐集在中国的发展;和eBay的创始人通了电话,记住了一句话 “互联网需要真实的人的声音”;在离开湾区的最后一天上午,和Jambo.net的创始人Charles和Jim一起吃了早餐,并获得Jambo T-Shirt一件;而BV Capital的盛情的Thomas,当年自己也自己创建了eGroups,后来就成了现在的Yahoo! Group。回想到去年冬天看到的heypix那两位精力旺盛的James和Eric,我不禁在想:怎么每个人都这么牛呢?

感想

总结我的感受,可能是这么几条:

1)租个仓库做软件公司的场地是个不错的主意,北京的798区域和上海的苏州河沿岸还是有些物美价廉,又感觉的地方的。

2)网站群的存活比单个网站容易很多,大家可以聚在一起,端着咖啡杯就可以到另外一家公司串串门,新想法的产生,合作的达成,都容易很多。

3)找钱容易(湾区很多人嘴上都挂着的话)对促生这些小公司还是很重要的。我记得在上海,我办个摄影展,跑细了腿只有慷慨而有远见的UUZone愿意赞助(谢谢呀)而在旧金山,我提了一个在中国办个小型的blog会议的想法,就立刻就有了赞助商。所以我现在的咖啡豆计划就是自告奋勇的做这样的“冤大头”赞助商,希望可以让一些大学生获益。

4)IT评论是生态系统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那么多本地的IT报纸关注着这些小公司的诞生,成长,新产品的发布,像小蜜蜂一样让想法和投资联姻,让产品和市场结合,估计他们也在痛苦的挣扎生计呢。我在过去中国十大软件园两年的巡回,已经看够了负不起电费的软件公司了。一个几个人的公司,在IT评论文章的放大镜的帮助下鼓捣出来的声音,已经比我们大型软件公司大得多了。所以,我非常钦佩最近Donews(五年不容易呀), Isaackesoowen云深志东等诸多独立IT评论人的努力。只是建议我们更多地把目光转向本土的小公司,都来做那可爱的授粉的小蜜蜂。

5)互联网历史上象星星般灿烂的明星,以及自己都不是到将来会成为更加耀眼的明星的人们,在近距离接触的时候,都觉得很熟悉,在他们的身上,仿佛看到了很多我周围的朋友的影子。在中国,出现这样的明星,就是需要那么一点执著,一点点资金,和几只蜜蜂。

结尾

和一些神话里的主角聊聊天,谈话的内容也许没有什么稀奇,而是这聊天的本身已经是一种启发。我所敬佩的刘老师说过“当很有成就的人站在JA活动的讲台上,一句话都不用说,这对大学生已经是一种启发了”,他们已经看到,成功离自己不是想象的那么遥远了(注:Junior Archivement是将有成就的年青人和大学生,小学生交流的项目)。而我,就好像那个受启发而兴奋的大学生,在神话的王国里转了一圈,心满意足的,带着香甜的回忆回家了。感谢所有人的慷慨招待!

我们何需抱怨被误解

“凡我们所为之事,从未被人理解;一直是这样:要么被赞美,要么被指责。”尼采《快乐的科学》第264节

关于争论

我们已经熟识的争论,大的门户上面匿名的“我也来说几句”就是典型的战场。每当阅读关于此种话题的争论(或者说吵架,谩骂),没有一次不让人烦躁和沮丧:

例子一:北京好还是上海好?
例子二:Linux好,还是Windows好?

好不热闹!其实,每个人的言论,无论内容如何,从未被人理解,其实,匿名的社区里,除了那孤单单的支言片语,也没有更多的信息帮助人理解。跟贴的人,要么赞美它,要么指责它。

以关于上海的讨论为例

结束了5天的旅行,回到上海,在一家陕西面馆里面吃了顿美味的西安哨子面,心满意足。可爱的老婆说,还是上海好。我说,十年了,我们还不会说上海话,是不是还是对这个城市的文化有抵触呢?可爱的老婆说:我还是不喜欢说总说上海话的上海人。不过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上海,谁说上海只是上海人的上海了?我喜欢我眼中的上海。

这就是观点的语境。说上海好的人怎知道,当自己享受便利的罗森的时候,在同一个城市,某位游客受尽了传说中排外的上海人的嘲笑;而另外一个讨厌上海的人埋怨上海菜实在无法下咽的时候,可能在同一城市里,还有初恋的情侣在浪漫的地道上海厅里享受他们从小就喜欢的美食。所有的言论,没有人愿意花心思去了解作者的经历,作者的心境,只是简单的要么赞美它(“是的,说到我心里了”)或者简单的指责它(“这人怎么这么偏激!”)

关于不同的观点

我们都是盲人摸象故事中的瞎子。虽然有人可能天生聪颖,摸到的部分多了些,但还是不可能经历一切。我曾经是Linux爱好者,加入微软才了解到里面有那么多的聪明的人和正义的想法。现在离开,又有些新的想法。否定的否定是痛苦的。最终,趋于可以理解一些想法。在看到网上辩论(或者说有时像骂街似的喧闹)时,恍然觉得辩论的一方俨然是8年前的我,又觉得另外一方有好似3年前的我,而又有些人的说法,仿佛就是现在的我。。。就像10年前我加入到浩浩荡荡的队伍里抱怨上海不好,过了几年,当自己已经融进去了,在这里有了自己的家,又开始感觉到她的好。其实,人的思想在变,随着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辩论,有时就是现在的我,和将来的我,或者过去的我的争论。仿照耶稣关于“谁没有罪就可以杀死这个人”的说法,“谁的所有观点在过去的几年中从来没有变化过,谁就有理由站出来嘲笑别人的观点”。

我的原则

我非常希望看到不同的观点,甚至看到把我的想法用最坏的揣测来解释。言论本身都好的,重要的是自己如何去看待,如何放平常心。观点不同,我努力去了解:现在的这个不同的观点后面的人为什么会这么想?他的“屁股”在哪里?“屁股”是指他所在的公司,所处的城市,年龄段,是不是创业过,是技术方面很强还是管理方面很强?是不是经历了我还没有经历的事情?抑或是还没有经历我已经经历的事情?当努力了解观点背后的人以后,就会平和的多。即使有时候是谩骂,也不用动怒:尝试理解,而不是简单的赞美,或者指责。

“噢。不用着急,宽容一点吧。我当时也是这样想的。”

– 或者 –

“噢。不用着急。估计我再过些日子,也就也这样想了。”

只有这样,才敢于写下自己的想法,才敢于面对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声音,才会离理想中的大智慧近些,才不至于不知不觉中,伤害了别人。

尼采说:

“我们何需抱怨被误解,被曲解,被混淆,被中伤,被听错和未被人听到呢?这正是我们的命运啊,并且将会长期继续下去,说的保守点,也得延至1901年。不过,这也是对我们的奖赏呀,倘若我们希望别的,便不能保持自己的荣誉了!”《快乐的科学》第371节。

孔老夫子说过: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道理呀!

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

我常用这个问题作为新想法的试金石“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最先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我的说法是:“Enjoy doing something or enjoy being able to do something”。

你喜欢在手机上看电视吗?

多普达手机可以让我们在上面用GPRS和Windows Media Play看电视,“好棒呀!”“好酷呀!”大家欢呼。我的问题是,虽然我非常高兴能在手机上面看电视,觉得是技术的进步,但是,你真的喜欢在手机上面看电视吗?看着小小的屏幕,不连续的图像,还付着奇贵的GPRS费用,你真的喜欢用手机看电视吗?这就是典型的喜欢有这个功能(Enjoy being able to watch TV on mobile phone),而不喜欢用这个功能(Enjoy watching TV on mobile phone)。刨根问底,真正喜欢的还是这个可以看电视的这个可能性。

关于生活,这也适用

多少人喜欢住在大城市,北京,上海呀什么的。他们非常自豪的宣称:这里有最好的演出,这里有一流的博物馆,这里有。。。不过,有多少住在这个城市里的人真正经常去看演出,或者泡在博物馆呢?追根到底,还是喜欢有之,而不是喜欢用之。这也就是大多数纽约人没有上过帝国大厦,大多数上海人不曾登过东方明珠的原因。

老冒曾经抱怨,当UUZone没有黑名单的功能的时候,用户吵着闹着要这个功能,说没有黑名单心里不踏实。当老冒的团队辛辛苦苦地把这个功能作出来的时候,使用率却又低得出奇。用户只是喜欢有之,而不喜欢用之罢了。

用户很少能分得清,他们喜欢有哪些,喜欢用哪些。功能提供者更是很难分得清了。

用脚投票,而不是用嘴投票

关于任何新功能,要让用户用行动投票,而不是用嘴巴投票。迪斯尼的小路,是先种出草坪,让行人去踩,踩出些印记,在沿着印记铺路,这就是AdaptivePath的理论基础。关于类目编辑,应该有个“其它”,当其他里面的类目的某种类型占多数的时候,再开出一个新的类目。而不是听太多的建议,如果听到很多,真加上去了,反而无人问津。

所以易用性的大牛Jacob就说:易用性的第一条准则,就是不要听用户的。要通过观察,而不是问询得到设计的依据。这就是观察用户“喜欢用什么,而不是用户喜欢有什么”。

享受有的,而不要去争没有的

在生活里面,时刻分清“喜欢有之,还是喜欢用之”对我也受益匪浅。以为有钱会快乐,但是当自己有小钱的时候不快乐,有大钱的时候,未必会快乐。关于钱,可能更多的是“喜欢可以买大房子”的感觉而不是住在大房子里的感觉。记得上次,和我的可爱的太太路过安福路的小洋房,我非常喜欢,可爱的太太说,我们回去攒钱买下来。我说,我们在这里坐一会儿吧。真的买了下来,不见得会有时间和心情,这样认真的端详它,并享受春天的阳光和懒散了。我们的智慧总超不过古人的智慧,所谓的“书非借不可读也”,所谓的“晒太阳的渔夫的故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

旅行刚刚回到家里,在自己的小院子里搭个藤椅,放张小桌,写些随想,很幸福。对了,自从买了这带院子的大房子,已经有多少时间没有坐在院子里,安安静静的呆着了?上一次估计是去年的秋天了。。。看来,我要停一下,把我以前买的好茶拿出来。不断的买好茶,岂是为了“可以喝好茶”的成就感?再好的茶,不喝它,束之高阁,而想买更好的东西来,这或许就是所有不幸福的根源。

blog是草,大众Wiki是鹰

blog就像生物链中的草,一点点养分就可以生活;Wiki像食物链里的鹰,处于食物链的上端。维护一个blog,一个作者,若干读者就足够了,成本低,牵涉面小,所以生命力强。虽然每天有无数的人放弃刚刚开始几周的blog,但是更多的人又开始了,于是像草原一样,浩浩荡荡,巍为壮观。只有一个人贡献,不叫大众Wiki。大众Wiki需要更多的人,跟多的精力,以及更多的读者,所以数量就少,所以在一个领域,有了一只成功的”鹰”以后,其他的”鹰”就很难存活。像Wikipedia这样的网站,仅全球的人力,才只出了几个而已。

我所说的大众Wiki,只得就像Wikipedia这样的需要很多人贡献,集众人的力量才做得出来的浩大工程。当然,如果把Wiki作为个人或公司内部的信息发布工具(仅仅作为工具),应该还是很有前途的。RojoChris,就把Rojo网站上的几乎所有静态页面,比如Rojo TourAbout Us等全用Wiki编辑了。

我的故事,或许是通用的故事

我在2002年开始写blog,一天一篇,有人看也写,每人看也写,一晃过去了快三年。很庆幸还没有成为烈士。

我也在2003年第一次参与到wikipedia去,写写东西,结果,那只是几天的热度。

我自己架了一个,开始了一个我的城市,我的汽车站计划,结果到现在,虽然几乎每两天就有热心人上来修修补补,还是成不了规模,我也渐渐的快要放弃了,但是基于我任何URL一旦上线,决不轻易移除的原则,还是留在那里。

我的故事估计也是很多人的故事吧。

如果后面的部分

我的结论是,如果一件事情,一个网站的生存哲学是,“如果所有的人都来这里,达到一定的规模,那么。。。。”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网站应该多花些时间想想如何让如果后面的描述成立,而不要太专注于考虑当如果的条件成立后做的事情。如果网站的前提是,如果对于一个个人已经很有用,当有很多人加入的时候更有用,那才是比较容易的道路。Del.icio.us和365key就是这种模式。

大家都在问,客齐集一下冒出了这么多的竞争对手,大家随便写些代码就可以复制一个客齐集出来(或者说复制一个craigslist出来),你的竞争优势在哪里?其实,分类的想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如果足够多的人来登分类信息,足够多的人来看,那么。。。”客齐集要做的,就是把如果后面的这个条件做出来,而不是先做出个平台,等着“如果”从天上掉下来。而如何让如果的部分成立,那就是我的工作了。

网站成功的关键

故事

去年的12月13日,我在Redmond参加了一个几个人的小聚(meetup),题目是关于Windows Media的。其中有几个著名的人物,包括Robert Scoble。结束了,剩下四个人,我,Robert, 还有来自Heypix.com的两个创始人,EricJames。后来才知道,他们留下来的原因,是想向Robert展示一下他们刚刚做好的Heypix.com网站。Demo很酷,只是几分钟,他们希望听一下Robert的想法,并帮他们写些review。当时,离Heypix.com正式上线发布还有三天。晚上,他们顺便送我回西雅图的旅店,并且将他们早上借的一辆超大的车还到西雅图机场。

他们公司在波士顿,当天早上飞到西雅图,就是为了下午的一个聚会以及晚上的一个几分钟的演示,当晚,他们就回到西雅图机场,乘飞机回到波士顿。估计回到波士顿的时候,已经是凌晨4点了。

这是我在西雅图印象非常深刻的故事之一(另外一个就是启发我办个人摄影展的Live Girl Theatre)。

4个月后,当我离开微软的时候,我给Eric发了封信,告诉他我的变化,他们回信说,“我们也有些变化”。Heypix刚刚被CNET收购。这一切,只花了四个月。

这个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网站是什么?

网站首先是技术的。但是,网站绝不仅仅靠技术。靠技术作为核心的竞争优势的不是很多,Google算是一个,但更多的,绝大多数,靠的是主意。但是,作为一个网站,除了技术和主意,有太多太多其他的东西,而这些,常常是成就一个网站的核心竞争力。

主意很廉价

那天,和Tom聊天在金茂的顶层聊天。他刚刚完成了对Del.icio.us的投资,显然还在对新的想法的密切关注中。我提及我在2000年在公司内部网开发的一个小工具,就是Desktop Application Team内部的一个知识共享服务器,在客户端的注册表加一个键值,用户可以看到任何互联网上有趣的东西,点右键,就可以把它加到我们组的公用书签里,并且还可以指定一个类目,是自由书写的,我们现在把它叫做tag。说白了,完完全全的一个del.icio.us… 其实,我的意思是,在2000年,甚至在以前,有del.icio.us的想法的人在世界范围内岂止几百,但是,为什么只有del.icio.us成功?主意本身很廉价,很不值钱,除非加上适当强有力的信心和资金,才可以造就一个新的神话。

技术很廉价

我挺惭愧的。我还是很标榜自己是做技术的,虽然很久没有写过程序,也没有配过SQL Server了。我曾经坚持认为技术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现在,不那么坚持了。在微软的六年,我换了六个不同的职位,从技术开始,随着做的东西越来越多,也就自然而然的渐渐远离了技术。慢慢的发现技术在很多的时候,不是那么的具有决定因素。在上马一个IT项目和用传统手工流程之间,我已经不那么理所当然的选择高科技的方法了,因为从商业的角度考虑,要的是解决问题,满足需求,而不是技术。业务的要求,永远高于程序员求知欲和程序员的那一点点成就感。所以,也就不再奇怪,为什么有那么多原来认为很傻的做法,在一个又一个场合重复着。原来,他们本身就是最聪明的做法。我再也不会笑话CTRIP用传真的方式甚至口头确认的方式处理订单了。对于现状,这真是好的不能再好的方式了。

什么最重要呢?

既然主意和技术都不重要,那什么最重要呢?对于这个问题,我当然没有答案,对于不同的网站,答案必然也不相同。但是,我觉得至少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信心和坚持

回到我刚刚的故事,作出一个图片共享软件可能只要一个月,但是,相信它的价值,并愿意从美国东海岸飞到西海岸,当天往返,就是一个几分钟的演示,能做到的人不多。据我所知,他们当时并不非常有钱。

做一个类似于Del.icio.us的网站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我记得当时我用了一晚上),但是非常严肃的运作它,并坚持一年,两年,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尤其是,当竞争开始火热,当很多人告诉过你说这个主意并不是个好主意的时候。

马后炮太容易了。“我当年也有这个想法的。。。”我不喜欢这样的开头。

泼冷水也很容易。当一个网站成功以后,没有一个人会记得,一年前或两年,就是自己曾经说过,这个东西肯定成功不了。因为,说的时候,本来就是事不关己的评论而已。我记得很清楚,百度刚刚开始的时候,我说过他不会成功“不就是一个Google的拷贝吗?”;搜狐的网站还没出来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篇新闻稿,说张朝阳要做一个搜索的门户云云。我在没有看到网站的时候,就已经胸有成竹的下了结论:又是一个简单的拷贝,不会成功。。。几年过去了,人成熟了些,回顾那些言论,挺不好意思的。说说不要钱,所以,就说说了。

就是在别人说一说而已的环境下,信心和坚持就尤为重要。除非有人拿钱买了筹码要来和我赌钱,我都不会太在意这个人的第一反应似的说法,说说,毕竟很容易。说说,仅此而已。

功夫在线下

2001年,我刚刚做微软亚洲社区项目的时候,办过一个聚会,记得期间,和PCHOME的李钟伟同学谈得很投机。我非常赞同钟伟兄说的一句话“搞社区,功夫在线下”。所以,PCHOME有了阵容庞大的大学记者团,有了源源不断的硬件测评;所以,有了上百万次的上海电信ADSL安装人员将PCHOME.NET作为示例站点演示;所以有了今天的PCHOME。刘韧前辈个人的影响力(当然是线下的)成就了donews。一个网站如果没有线下的真实的部分,如何才能变大呢?突然想起来,Rojo.com的CEO Chris那天花了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在他们厂房一样办公室里向我完整的演示Rojo,是不是也算是一种线下活动呢?哈哈。至少我已经在我的blog里面提到Rojo不只五次了。这五次的提及,是多少在线的广告都不可能让我,一个普通的用户,做的事情。

资金很重要

硅谷的奇迹,其实我觉得不仅仅是工程师的梦想造就,而是风险投资在那里大出了风头。找钱很容易是硅谷的优势。Apple, Yahoo!, Netscape, 和eBay,多少湾区的传奇,其实还是风险投资的传奇。做一个好东西很容易,让所有人都知道不容易。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前,我在做愤青的时候,看到有些挺烂的东西反倒广告做的到处都是,用户节节攀升的时候会说:“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有钱吗?”现在,我总算明白了“哈哈。的确没什么了不起,没别的,就是有钱。”资金在现在的互联网,已经是很重要的因素了。

性格很重要

每个网站其实还是有它自己的性格的。性格决定了他做什么,不做什么。也就决定了用户的选择。Donews就是那一种“士”文化,让人觉得无论IT圈子有多少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那里还是一如既往的清新;OnlyLady就是那种女孩子喜欢的细腻,以及琐碎;hao123要的就是土,“我就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我就是这样让你方便一点点”。。。对于资金充足的网站,比如我们在NASDAQ的那几位,性格不是那么的重要,而对于更多的所谓特色网站来说,在大鳄的池子里存活,靠的还是性格。。。

好了,东拉西扯,让大家见笑了。所思所想,和这两个月做客齐集的感受相关。我现在丽江的一个小茶馆里,天已经全黑了,玉龙雪山也看不到了,只有延绵在山上的灯火。

注一:blog上面有人说我为客齐集做广告,觉得挺有趣。我在我自己的blog上面,写自己的东西,做我自己的广告,可以吗?这就是blog和BBS的区别,一个非常细微的区别:BBS是公共场所,我在此,你也在此。你写,我就得看,如果你说得不对,我就要说几句。blog里,“这是我的地方,这是我的客厅,有我喜欢的东西。。欢迎大家来坐坐。”觉得有道理,和上几句。没道理,下回不要来就是了,没必要摔个瓶子,在墙上刷点东西。
注二:最近又有投诉,说客齐集的论坛言论不自由。重新郁闷一遍。

《旅行的邀约》摄影展闭展辞

经过两个月的空想,4天的筹备,两天的布展,30天的展览,我,Claire庆胜《旅行的邀约》个人摄影展于昨天闭幕了。比起开幕时的仓促,闭幕不见得好太多。因为,在4月1日到30日的一个月期间,大家在上海的日子少,离开得多。Claire已经有重新投入她喜欢的香港和泰国了,庆胜几乎一直在北京出差,而我在闭展的当日,已经在泸沽湖畔(EN)了。真有种发了邀约,自己却溜掉的感觉。

关于影展

这是我第一次办个人摄影展,能办成这样,已经是大大的出乎我的预料了。Claire在她的blog里面是这样的描述摄影展的开端的:

还是今年二月在仙炙轩的那次下午茶,Jianshuo无意间聊起摄影展的想法,引起了众人热烈的讨论。刚从越南,老挝,泰国等地独自旅行归来的我,早已忘却了旅途的疲惫,又被这个新奇的idea所吸引,跃跃欲试了。Jianshuo在美国旅行,路过一个非常fancy的展览,其中的绘画作品令他喜欢备至。这时从一旁走来一个粗糙黑胖的女人,热情地介绍说,这些都是我家男人平日里画的,我们都是工人。是的,艺术并不是那么遥远的事,只是看你怎么去看待它。上海,这座东海之滨,浦江之畔的繁华都市,迅速崛起的除了五光十色的浮躁,我们是否也应期待更多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去执起画笔,去端起相机,去抚摸音乐,去创作话剧。

Claire的说法基本正确,但是,我在摄影展的入门处写的一段简介,可能更加代表我的想法:

THIS IS NOT A PHOTOGRAPHY EXHIBITION. It is the behavior exhibition of three bloggers: Jianshuo Wang (http://home.wangjianshuo.com), Claire (http://home.wangjianshuo.com/claire), and Edward Wang (http://www.nikonfans.org). Just as blogging inspires normal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although they are not writer or journalist), this personal photography exhibition inspires everyone to do something crazy, something they typically think only those professionals can do. We call it GRASSROOT ART IN SHANGHAI.

关于为什么要办这个摄影展,我最主要是出于几个想法。

记住些什么

我经常问我的朋友:在2004年,你还记得你做了哪几年事情?在2003年呢?那么2002年呢?答案常常需要n长时间,并且,很少有人能够列出超过五条。这让人觉得尴尬。

2004年,整整的365天呀。我们每天都很忙,忙得没有时间去想一想,自己要的究竟是什么。我们在忙什么呢?

几乎每一次,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大家才发现,能给人留下记忆的东西,并不是我们每天都在追逐的东西;让我们忘得最快的,反而是我们说很忙时所用来推托的那些事情。

我在2004年,有印象的就几件事情:我徒步访问了所有上海的星巴克(EN);我骑车去了太湖 (EN),以及(几乎)到达了东经119度,北纬30度 (EN) 的那个整数的经纬度点。其他的,常规的事情,记得不是那么清楚了。。。

关于2005年,在年初的时候,我就设想,今年我要记住的三件事情:办一个基金会,办一个个人画展,和在青岛办一个高中同学毕业十周年聚会。这前两件都已经完成了,让我很有成就感。画展,就是我在2005年的一个标记,让我在今后的十年中,记得些东西。庆胜说:我参加摄影展的目的,就是在展室里拍张照片,以后给自己的孙子看,告诉他他的爷爷在30岁之前就办过摄影展。我大笑不止,因为,骨子里,我也有这种想法。

不自我设限

我学理工科,一直在搞软件,虽然拍过很多照片,却从来没有过超过专业级的相机,更不觉得自己的摄影技术如何。所以,关于办摄影展的想法,从来就没有过。直到那次在美国见到的一个画展启发我,让我开始想:我为什么不可以办个什么展?其实,从来没有人很人规定我不能去做,那就去做吧。于是,我们就在苏州河边的艺术区里,租了半个厂房,把照片冲成A4大小,到宜家买了像框,陈列出50幅大些的照片,并在一堵墙上贴了170张小点的照片,摄影展就这样开张了。

其实,我想表达的是,当我们不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自己给自己设置了限制,却以为是环境所致。去做,永远比去想要来的难些,但是更有意义些。我常开玩笑说:其实,只要有很多人听说几个非常业余的人也办了个摄影展这个消息,并且引发一些“他们能干这个,我为什么不能干哪个”一类的思考,摄影展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到宁可大家都知道这个展览,而不真的来看。:-) 因为展览本身最独特的部分,就是这种“我为什么不能。。。”这句话。

bullfinch的评论倒是我所期待的:

关于这次摄影展,我觉得确实如海报上所写的那样“这不是一个摄影展”,因为虽说照片的质量的确不错,但是要说水平如何如何高,那可能还是属于恭维话。。。

摄影展本身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关注,在blogging世界里,据不完全统计,有50个blogger提及了本次展览,也获得了uuzone的慷慨赞助,美国National Public Radio也作了采访。其实,它对我的帮助还是蛮大的。至少,我开始更有信心,就像办摄影展一样,有什么不能办呢?我要感谢所有为这次摄影展提供过帮助的人们,Claire那里有一张比较完整的致谢列表,在此就不再重述了。